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事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这两首诗题材属于什么诗?___。
A、山水诗。     B、送别诗。   C、咏史诗。  D、边塞诗。
(2)两首诗对史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杜诗:___。
王诗:___。
(3)作者杜牧对项羽自刎的行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对你有何启发?2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1)C  两首诗的题目都跟“乌江亭”有关,内容都是写项羽,因此是咏史诗.
(2)分析观点,抓住议论性的句子即可.“包羞忍耻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认为项羽若能“包羞忍耻”,江东子弟也许还能卷土重来;“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注意诗句结尾的“问号”,可见作者认为项羽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会再为他效命.
(3)作答本题,先明确作者观点态度,然后再谈自己的启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表现出作者对项羽自刎的否定与惋惜之情,二是应该“卷土重来”.

参考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赏析:
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诗类似.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查看联系方式

邮箱: 264377307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