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静夜,微微的车轴声……王宗仁这朵突然冒出来的的刺玫花,带着大地的黝黑的嘱咐,染着向往圣洁的色彩,在我住宅楼下的似乎不该它出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静夜,微微的车轴声……王宗仁这朵突然冒出来的的刺玫花,带着大地的黝黑的嘱咐,染着向往圣洁的色彩,在我住宅楼下的似乎不该它出现的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静夜,微微的车轴声……

王宗仁

这朵突然冒出来的的刺玫花,带着大地的黝黑的嘱咐,染着向往圣洁的色彩,在我住宅楼下的似乎不该它出现的角落里开放了。

多少年来,楼下左侧路边的这块地方,成了一些人“法定”的展览龌龊的窗口:纸屑、炉灰、剩饭、粪便、烂鞋、破碗、卫生纸……所有的污秽巴不得都集中到这里。

夜里,楼上几乎所有的窗口都黑了;或清晨人们还在沉睡中梦游,我由于写作的习惯还在伏案,这时总能看到一个老妇人用一颗芳香的心在垃圾堆旁清扫着。在她的身旁,一辆已经无法辨清是铁色还是木制也不知从哪个朝代传下来的带斗的小车;一把木板上钉一块铁板作刃头的大掀;再就是她手中那把已经磨损得秃秃的像一根木棍似的扫把……她戴着把脸捂得严严的大口罩,扫得很认真,连那草丛间的杂物都要抠出来。

这一切,我是借着月色才看得清楚。

我常常看得入了迷,忘了写作,直到她拉着车子吃力地走开。车轴摩擦出的声音,脆脆的,悠悠远去,仿佛把静夜都穿透了。

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声音,也是最微弱的声音。两个胶轮柔和的旋律,两只脚板有节奏的迈动……

可是,大楼睡得好沉寂,谁去听?

渐渐地,我竟然成了习惯,听上了瘾,如有一个夜晚不听见这车轴的声音,这一夜的梦肯定是干瘪的。即使睡着了,也是昏睡。醒了,也没清醒。

再后来,我发现老妇人走路有点不便当,有点瘸。摔的,还是先天的病?不得而知。我总算明白了,她拉起车来为什么那么吃力,身子摇摇晃晃在夜色里移动着。

我的心酸痛极了!

已经有好多日子我没有见到老妇人了。自然,车轴的摩擦声也断了。我突然感到生活很空寂,很烦躁,好像要失去平衡了!

就因为一个老妇人的消失么?

楼下的垃圾越堆越多,早就超过“三八线”了。但是没有人来清理。

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深切地感到了我们一些人的惰性是多么的顽固而又可恶!往前十来步就是垃圾桶了,不,就是不去。 因为这儿是法定吞噬垃圾的地方。

脏物继续增长着……

那也是一个早晨,我分明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把一个花圈放在了垃圾堆上,上面写着:奶奶安息吧!

她已经悄悄地走了!

牛奶奶无儿无女,孤独了一辈子。丈夫呢?据说在她十八岁那年就外出挣糊口钱去了,可是一直没有回转……

她根本就不是这栋大楼里的人。她住在我们大楼对面的平房里。

他要走去的前一天,还清理完了楼下的垃圾,那车斗装得饱饱的,仿佛要把人间所有的污秽载走才解恨!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留念。直到第三日,邻居们才发现她的屋总是关着门,便破窗而入……

邻家的小姑娘想得很奇特,给她送了一个花圈,放到她平时最常去的地方。这肯定不是她得到的唯一的一个花圈,但是放到这个地方的,就这么一个。

孩子们想得很简单:每个人的灵堂都应该设在他劳动的地方。不劳动的人,还要灵堂干什么?孩子们的心!

老妇人走后已经半个月了,仍是有人往放花圈的地方倒着垃圾,而且是“远距离投射”……花圈早被埋没了……

孩子们不干了!

那个小姑娘联合了一帮“兵”将那垃圾山搬掉,栽下了那棵刺玫花。

娃们也许不是不让人们倒垃圾,他们只是要捍卫奶奶的圣洁呢!

自从有了这朵花,果然再没人敢在这儿抛撒污秽了。

老妇人一生都是圣洁的。

圣洁怎么能与龌龊相容?

14.文章开头说,这朵刺玫花“在我住宅楼下的似乎不该它出现的角落里开放了”,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似乎不该它出现”?(4分)

 

15.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老妇人的劳动工具――小车、大锨、扫把?(4分)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可是,大楼睡得好沉寂,谁去听?

 

   (2)因为这儿是法定吞噬垃圾的地方。

 

17.为表现主题,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加以分析。(8分)

 



最佳答案:

14.(4分)因为这朵花“染着向往圣洁的色彩”,而它开放的地方是“一些人‘法定’的展览龌龊的窗口”,二者不能相容。15.(4分)①以劳动工具的粗陋表现老妇人劳作的艰辛。②以扫把“已经磨损得秃秃的像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查看联系方式

邮箱: 264377307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